3月6日,我校医护人员进驻第二个洪山区政府隔离点----鑫源康复驿站。医护人员朱雅鸣、李敏、尤翎、张雅倩接管康复驿站工作,为出院集中隔离康复患者开展医疗服务。
No.1
不辱使命,力尽本分----朱雅鸣
朱雅鸣,医院外科副主任,鑫源康复驿站第一梯队医疗服务负责人。
3月6日,他告别患病的母亲,带领四人小分队进驻广八路鑫源康复驿站,开辟院外战疫第二阵地。
进驻之初,正值患者入住高峰期,收治患者、接诊问诊,短短几日收住56名患者,其中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达到30余人,加之康复期患者心理问题凸显,医疗任务繁重。
注:朱雅鸣医生(右一)正在接收患者
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给患者逐一电话查房,单日电话查房时长曾达到六个多小时,站得腰酸腿麻,说话呼出的水汽在防护面屏上凝结成水流……
“每个患者都有各自的问题,所以工作要尽量细致。医治身体病症之外,患者的心理疏导需要我们的耐心、沟通技巧和同情心……”朱雅鸣说。
患者的诉求和安危是首要的,这些天他两个手机24小时开机,每天伴着最后一条患者信息就寝和最早一条患者的信息起床成了生活规律,团队的辛勤工作赢得了患者的点赞。
注:正在逐一电话查房的朱雅鸣医生
“所做的一切都是该尽的本分,百年大疫,从医者焉能旁观坐视?不做些什么良心何安?”朱雅鸣说。
No.2
用行动证明担当----尤翎
尤翎,医院护士,鑫源康复驿站第一梯队医疗物资负责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摊开手中的体温监测表,记录每位患者早晚两次的体温,严格监督按时催报并记录,缺一次都会要求准确补齐。
接收病人的现场,她配合搭档朱雅鸣医生,镇定自若的迎接每一位入住的患者,手执酒精喷壶对新入住患者进行例行消杀;时刻盯着手机屏幕,留意康复群里消息,及时回复患者疑问,执行医生医嘱,负责药品的管理分发,兼做卫生宣教员,做好规范的安全防护和消杀,一切井然有序。
这些天忙碌而充实,但她任劳任怨、甘之如饴,对付出的努力,她一如既往的淡然,她说:大疫当前,医务人员唯有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担当。
注:尤翎的康复驿站日常工作
No.3
一场洗礼 ,艰辛但值得----李敏
李敏,新入职不久的内科医生。3月6日接到紧急工作通知,趁着一岁半孩子睡觉的时间收拾了行李,带着老公的嘱托便出发了。
康复驿站有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时刻需要医护人员照护;有11岁独自隔离的孩子,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有先天性心脏病,气喘,不能久坐,不能平躺的中年患者;有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情绪的病人,每天私信咨询,给予心理辅导治疗......
“3月10日,鑫源康复驿站第一批隔离结束病人回家。那天虽是个阴霾天,但是我们的心情是晴朗的,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胜利的曙光。”
“穿在身上的隔离服都觉得美丽了,隔着厚厚的口罩,都能感受到大家的笑容,虽然每天辛苦点,生活忙碌,混乱点,但是只要病人安全度过隔离期,顺利回家我们就安心了。我们在做着一件光荣且意义重大的事情,也是作为一名党员最自豪的事情。”李敏笑着说。
No.4
做个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张雅倩
张雅倩,医院护理部护士。性格直率开朗乐观,年轻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热情洋溢,工作积极主动。
从入驻隔离点的第一天开始,她每天试图找到更多的事来做,从收新病人到各类服务,她都冲在前面,不甘心落后。体温监测、例行消杀、接受病人反馈、回复病人要求,派发药物,每一样工作她都反应迅速、兢兢业业。
注:张雅倩正在登记患者信息
想孩子和家吗?她日夜想念,但开始工作其他一切就都抛在脑后。临行前她抢先高举医院的红旗,高昂的情绪一直保持至今。这段时间所有的事情历历在目。她说:这场战疫我不能缺席,做个能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就好。”
图、文 | 雷晓庆、刘艳华
微信编辑 | 雷晓庆
审核 | 马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