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是医院内科医生,中共党员。蒋巧辉是医院护理部护士长,是驰援医务人员中年龄最大者,也是第二梯队物资保障负责人。2月17日,她们作为第二批医疗队员,驰援洪山区文秀街汉庭酒店隔离点。
注:刘欣(左一)、蒋巧辉(右一)的采样团队
2月17日,是第二批医疗队进驻隔离点的第一天,就接到紧急采样通知。原本安排休息的护士长蒋巧辉说:“我有经验,我上!”发布采样通知、提醒患者、核对信息、准备物品......1个多小时后,高效率完成了55位患者的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工作。
注:刘欣(右一)正在查看患者CT结果
一天后,结果显示其中24人均为阳性。记者问不怕吗?“核酸检测样本采集是一项高风险工作,害怕是肯定有的。我参加过17年前的非典防控工作,有经验,我是护士长,年轻同事们有恐惧心理,我要把她们带一下!”蒋巧辉说到。
2月19日,刘欣和蒋巧辉夜班,接到通知当晚有20位新患者入住,她们坐在室外简易棚内等到了半夜12点。隔离点条件有限,医护值班室对面就是患者房间,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全身束缚,整夜都无法休息。
注:刘欣(左一)和蒋巧辉(左二)做采样前准备
“每天都要核酸检测阳性患者测体温、检查症状、核查CT结果、上报信息,戴着护目镜和防护面屏,视线不清,工作很费劲。每天全副武装,额头、眼眶被压得生疼,就像戴了‘紧箍咒’。长时间不能喝水,一天下来着实有些累。”刘欣说到。
2月21日,一位患者因看不清体温计情绪激动,跑出房间质问医护人员。“他是现有患者中病灶面积最大的一位,曾有过呼吸困难的症状,他变得敏感、焦虑。我们与他沟通交流,耐心劝慰,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蒋护士长拿出一支电子体温计,反复演示如何测量。他焦躁的情绪一扫而空。”刘欣说到。
注:出征前蒋巧辉剪短头发
“4天密集采样,工作繁重、风险巨大。每天都有患者收入隔离点或转往外院治疗。每当看到同行夜以继日抢救患者,甚至以身殉职,心情很沉重,和他们相比,我们做的远远不够。”蒋巧辉感慨到。
蒋巧辉是提前结束国外探亲回到岗位,主动提出到校外抗疫前线,出发前剪掉长发立志。刘欣医生校内工作时,深知是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毅然提着药箱、上门服务。她们传承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厚德精医、仁爱砺行”院训精神,积极践行着医务人员工作职责使命。
撰稿:雷晓庆、刘艳华
审稿:马彦周